亲爱的朋友,您已经进入 问心网 旧版,如需进入新版,请点击 问心网 新版
文章

该不该要二胎?

该不该要二胎?想要解决这个大问题,首先要回答下面八个小问题。 一、另一半怎么想? 夫妻观点不一致会导致婚姻紧张,此时没有必要迎合对方而委屈自己,不如找个时间坐下来谈谈,说说想要或不想要孩子的理由是什么。也许能达成一致,比如不要二胎或过一段时间再怀孕。如果无法就...
继续阅读 »

该不该要二胎?想要解决这个大问题,首先要回答下面八个小问题。

一、另一半怎么想? 夫妻观点不一致会导致婚姻紧张,此时没有必要迎合对方而委屈自己,不如找个时间坐下来谈谈,说说想要或不想要孩子的理由是什么。也许能达成一致,比如不要二胎或过一段时间再怀孕。如果无法就此达成一致,可以商定几个月后重新商量。双方越坦诚沟通越容易达成一致。

二、孩子会适应吗? 对于小弟弟或妹妹,一个七岁的孩子可能会极度兴奋或回避;蹒跚学步的孩子可能能够迅速适应自己不再是家里的一号人物的事实,也可能会想方设法重获父母全部的关注。无论如何,对于是否生二胎这件事,虽然孩子没有绝对的发言权,但作为父母,需要额外考虑如何帮助老大适应新的家庭环境。

三、我能抚养两个孩子吗? 抚养两个孩子,既需要计算当前的生育、喂养等成本,也需要计算将来的教育、婚嫁等成本。知道了数额,你才能更明智地决定现在要二胎,还是等两年再要二胎,还是不要二胎。

四、房子准备好了吗? 孩子小的时候一般会和父母睡在一起,但随着年龄增加,老大老二都需要自己的房间(除非性别相同)。目前你家的房子够大,房间够多吗?解决住宿问题后,怀二胎才会感到喜悦。

五、准备好二胎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了吗?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会变得更加自由。但如果有了二胎,父母的生活会回到“解放前”:不能决定自己何时睡觉,也不能决定自己何时起床,出去走走也要考虑好如何带着孩子(这些抚养第一胎时都遇到过)。许多生活方式改变也许很细微,但仍需考虑。

六、二胎会如何影响家庭? 有了二胎,首当其冲的是时间分配。之前,你可以把全部时间用来照顾一个孩子,现在不可以了,你需要在两个孩子之间做精力的分配。哪怕其他家人可以帮助你,在许多事情上你还是需要权衡,比如菜的口味,装修的风格,甚至将来的财产。

七、要二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何要二胎?第一位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让第一个孩子有个伴?自己喜欢抚养孩子?挽救婚姻?逃避工作?还是担心自己以后再也无法生育?不论什么原因,弄清这些原因有助于了解你自己。

八、如果没有二胎会怎么样? 我们会经常问自己有了二胎,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们也需要问问自己如果不要二胎,生活会怎么样。你会感觉生活比较美满幸福呢还是若有所失。抓住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它能告诉你你对二胎的真实态度。

记住,不像1+1=2一样,要不要二胎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每一个家庭都是唯一的、独特的,做出自己的决定即可。

收起阅读 »

接纳与承诺疗法简介(ACT)

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tment Therapy,ACT)是比较新的一种心理疗法,由美国内华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蒂文·海思(Steven C.Hayes)博士及其同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所创立,是继认知心理疗法后的又一重大...
继续阅读 »

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tment Therapy,ACT)是比较新的一种心理疗法,由美国内华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蒂文·海思(Steven C.Hayes)博士及其同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所创立,是继认知心理疗法后的又一重大的心理治疗理论。与MBSR、MBCT、DBT一起被称为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三浪潮。

大量研究表明,CT能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物质滥用、慢性疼痛、进食障碍和职场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

ACT的核心哲学思想是焦虑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人们对焦虑经历的正常反应。例如,为了避免经历焦虑,人们可能会有意躲开某些人、地方或活动,即使这会降低生活的充实性和丰富性。根据ACT ,完全避免焦虑是不可能的,那只会导致孤立、挫折和绝望。

ACT的目标是增加思维的灵活性(弹性),不是消灭那些让人烦恼的想法(例如很多强迫症为之苦恼的想法),它常用的方法包括正念(mindfulness)技术隐喻(metaphors)和生命提升练习(life enhancement exercises)。

像认知行为疗法(CBT)一样,ACT也是用暴露技术,但框架不同,它使用暴露的目的是方便人们找到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价值和目标,不是减少症状。例如,一个人开车去朋友家时总是忍不住的想自己会撞到人,ACT疗法会鼓励他找到去朋友家的目的——看电影,不是消除“忍不住想”这个症状。根据ACT,等到消除各种症状再去做事情是无用的(也不现实),焦虑是生命的一部分,总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所以,不用等待(时间不会重来),直面恐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即可。

如果接受面对面的心理治疗,一般的,ACT疗法需要10-15次治疗,每次1个小时。

正念 所谓正念就是怀着开放的、积极的(有兴趣的)、接纳的态度,有意识的觉察此时此地的经验。正念有许多方面,包括活在当下;全身心地做当前的事情;允许情绪自发变化而不去强行控制。用这种方法,即使是最令人痛苦的想法、情绪、感觉、记忆都会显得没有那么危险和难以忍受。也就是说,正念能帮助改善我们与自己痛苦想法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减少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隐喻 ACT推荐使用隐喻,如把烦恼比喻成流沙。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苦恼(流沙),这可以称为纯粹苦恼(clean discomfort),遇到苦恼(流沙)后不断进行各种无效反抗而产生的挫折、绝望、焦虑等消极情绪称为污染困恼(dirty discomfort)。人生中,苦恼不可避免,也就是说纯粹困恼不可避免,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态度,污染困恼却可以避免。 在流沙中,正确的反应不是挣扎,而是将自己置于沙面之上,再背朝下躺平就行了。您将会上浮到一个安全的位置。所以,面对生活中的流沙(苦恼)应该采取正念的态度生活。

收起阅读 »

强迫和焦虑:暴露疗法

许多(几乎是全部)治疗强迫的行为疗法都以暴露为手段。所谓暴露就是让人处于其最害怕的环境中或想法中。 虽然行为疗法非常有效,但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完成了治疗,因为很多人不愿意暴露于这么强的压力之下。 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不了解暴露的原理。 实际上,暴露疗法只是...
继续阅读 »

许多(几乎是全部)治疗强迫的行为疗法都以暴露为手段。所谓暴露就是让人处于其最害怕的环境中或想法中。

虽然行为疗法非常有效,但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完成了治疗,因为很多人不愿意暴露于这么强的压力之下。 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不了解暴露的原理。 实际上,暴露疗法只是利用了习惯化这个原理。

所谓习惯化是由于刺激重复发生而无任何有意思的结果致使个体对这种刺激(例如警报、防御、攻击)的自发反应减弱或消失的现象。 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例如,给婴儿呈现一个玩具,TA感到新奇,就盯着看,如果重复呈现,TA注视的兴趣会越来越少,最终失去兴趣;再例如,当人们搬到一个新家后,旁边高速公路的噪音可能让他很恼火,但随着时间流逝,噪音变成了背景音,最后都注意不到噪音了。

除了习惯化外,暴露疗法还有一个关键要素,就是避免逃避。 遇到害怕或让自己感觉有压力的情景后,很多人,尤其是强迫患者倾向于逃避,殊不知,逃避危害更大。逃避给了大脑一个错误借口:“我不能应对刚才的情景”。

假设你害怕狗。想想一下,一个人正牵着一条狗朝你走来,随着狗距离你越来越近你越来越紧张。此时,如果你离开,紧张程度就能马上下降,但通过这个过程,你“学会了怕狗”——狗非常可怕,逃跑是唯一的办法。逃跑会“维持”你的恐惧,你永远没有机会战胜它(因为你跑掉了)。相反,如果你不逃跑,随着狗距离你越来越近,你的恐惧焦虑程度会急剧上升,但只要你坚持(确保安全,如狗有绳子或狗主人在旁边),由于习惯化原理的存在,你的恐惧程序迟早会下降。如果连续几天甚至一个月你都遇到狗而没有逃跑,你的大脑就会忘却狗很可怕这回事,你也就不用再怕狗。

对付强迫思想和行为的方法和上面的例子原理一模一样。如,你担心门把手很脏或者脑中总是想心爱的人死于车祸,那就暴露出来(用手摸门把手、想亲人死于车祸),重复多次,直至焦虑程度下降。注意,这里的关键是不能“逃跑”——即不能用“仪式化”的行为和想法,如洗十遍手,从1数到100等——当大脑发现“暴露”后没有发生什么时,恐惧焦虑程度就自然会下降。这里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此过程中要忍受那种恐惧程度升高的感觉(比平时更加恐惧,比平时恐惧的时间更长),随着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当感到恐惧程度下降时,就说明你过关了(习惯化了)。

以上方法虽然只是针对强迫患者说的,但很多焦虑者也适用,不妨试试。 说白了,暴露疗法用俗语讲就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收起阅读 »

树立自信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明明知道答案,却犹豫不决或沉默不语。当看到别人因回答正确而得到奖励时心里又不是滋味。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会避免当众回答问题,因为他们害羞或者害怕出错。其实这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有些人缺乏自信是因为缺少经验。比如你从来没有当众唱过歌,...
继续阅读 »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明明知道答案,却犹豫不决或沉默不语。当看到别人因回答正确而得到奖励时心里又不是滋味。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会避免当众回答问题,因为他们害羞或者害怕出错。其实这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有些人缺乏自信是因为缺少经验。比如你从来没有当众唱过歌,第一次上台难免惴惴不安。这种问题随着阅历的增加和经验的丰富自然就会得到解决。 有时,缺乏自信是因为缺少安全感,这些人倾向于把关于自我的负面情绪深深藏起来,不表现自己,害怕自己的“秘密”被曝光。此时该怎么办呢?

一、正面恐惧 你的缺点或弱势可能和长相有关,也可能与体型、智力(你自己认为的)、过去的经历、家庭有关,在树立自信时,首先要准确的把握自己的短处和弱点。这一步很困难,需要内省(可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以便发现自己为何感觉脆弱。探索这些可能会让自己痛苦,但是,这有助于健康。 全面理解自己的问题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恐惧程度降低了。 一旦确定下让自己恐惧的事情,就可以接着思考做点什么来改变它们。改变饮食习惯?增强锻炼?多读书?等等。任何改变都是走向健康的一步。

二、赞美优势 仅仅知道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远远不够,你还需要更多地了解你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可以列一个单子(成就单),列举出自己完成了哪些事情,做好了哪些事情。 另外,人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些独特之处,你是不是擅长惹人发笑?擅长艺术?记人名特准?这里有一个测验,能帮你认识自己 【(专业)在线多元智能测试(评估成人)】。完成以上两步,确认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你就能感觉到自信心的增加,也会更加喜欢自己。

三、改变行为 行为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情绪,例如,如果你面带微笑散步,那么你会变得更加快乐。 同理,你可以通过改变行为让自己更加自信。 尝试多笑夸赞别人的长处(他们也会夸赞你,我们都喜欢听到赞美) 多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研究发现,运动能改善情绪;另外,运动和睡眠能让我们看起来状态更佳) 每晚花时间为第二天做好计划(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四、使用第三人称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有一些人想变得更加积极,心理学家把这些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人用第一人称思考自己的进步,另一组人采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进步。结果发现,第二组进步更快。 如果你想变得更加自信,尝试用第三人称看自己,把自己变成自己的“旁观者或陌生人”。要记得赞美这个“陌生人”的成就哟。





收起阅读 »

雅克布松渐进性肌肉松弛法

肌肉放松训练时,要保持心情轻松,并舒适地坐在椅子上,训练最好在遮光且隔音设备较佳的房内进行,并拿掉眼镜、手表、腰带、领带等容易妨碍身体充分放松的物品。 从事这项放松训练,可以帮助你完全地放松身体。你必须根据下列步骤耐心进行,当你作紧张活动时,如果感到紧张,必须...
继续阅读 »

肌肉放松训练时,要保持心情轻松,并舒适地坐在椅子上,训练最好在遮光且隔音设备较佳的房内进行,并拿掉眼镜、手表、腰带、领带等容易妨碍身体充分放松的物品。 从事这项放松训练,可以帮助你完全地放松身体。你必须根据下列步骤耐心进行,当你作紧张活动时,如果感到紧张,必须再持续作5秒钟,直到感觉到紧张到达极点,方可完全松弛下来,让有关部位的肌肉显示出十分无力,特别要用心体验放松后的一种快乐感。


现在请跟着(下面)指示做
1紧握你的左拳——注意手和前臂的紧张,(5秒钟后)放松;
2紧握右拳——注意手和臂部的紧张感,(5秒钟后)放松;
3自左腕关节向上弯曲你的左手,尽量使手指指着肩部——注意手背和前臂肌肉的紧张——放松;
4自右腕关节向上弯曲你的右手,尽量使手指指着肩部——注意手背和前臂肌肉的紧张——放松;
5举起双手臂,用力将手指触至双肩——注意双臂肌肉的紧张——放松;
6耸起肩膀,越高越好——注意肩膀的紧张——放松; 

7皱起额头——注意紧张,然后放松,并略为闭上眼睛;
8紧紧地合上双眼,试探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再轻轻闭着眼睛;
9用力将舌头抵住口腔上部——注意口腔内肌肉紧张——放松;
10紧闭双唇——注意口腔与下颚的紧张——放松;
11用力向后仰起头部——注意背部、肩膀以及颈部的紧张——放松;
12用力低头,尽量将下巴靠住胸部——注意颈部与肩膀的紧张——放松;
13作弓形弯曲背部、并离开椅背,双臂向后推——注意背部和肩膀的紧张——放松;
14做一次深呼吸,并持续一段时间——注意背部和胸部的紧张——吐出空气——放松;
15做两次深呼吸,持续一段时间——吐出空气——放松;
16用胃部吸入空气,尽量使其膨胀——注意腹部的紧张——放松,感觉到你的呼吸更加稳定;
17抽紧腹部肌肉——注意到腹部的紧张——放松;
18臂部用力并压住椅座——注意到臂部紧张——放松;
19抽紧腿部肌肉,伸直双腿——注意到腿部肌肉的紧张——将双腿放回原姿势——放松;
20双脚脚趾向上,并逐渐抬起双脚——注意双脚和小腿肌肉的紧张——放松;
21向下弓起脚趾,犹如要将脚趾埋入沙土一般——注意双脚弯曲时的紧张——放松。

收起阅读 »

停止担心/担忧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免不了担心,有人担心自己的房子、车子和票子,有人担心自己的爱人、孩子和父母,有人担心自己的上司、下属和同事,还有人担心自己的学业、事业和爱情……适度的担心是人们面对问题的正常反应,但过分的担心会耗尽我们的精力,同时于事无补。那该怎么办呢? ...
继续阅读 »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免不了担心,有人担心自己的房子、车子和票子,有人担心自己的爱人、孩子和父母,有人担心自己的上司、下属和同事,还有人担心自己的学业、事业和爱情……适度的担心是人们面对问题的正常反应,但过分的担心会耗尽我们的精力,同时于事无补。那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就是评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面对担心,第一步就是评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此时,不妨将事件发展的所有可能性结果都罗列出来,然后尽量准确地去评估各种可能性的大小(当然,所有可能性之和应该是100%)。这种评估可以基于已经知道的事实、自己曾经的经验、周围人的观点等。

例如,老板给你发短信(微信,邮件,等等),要你临近下班时找他,此时,你可能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要被炒鱿鱼了。为了应对这种担心,你将所有可能性结果都列出来,同时列出可能性大小和原因:
1.我会被炒鱿鱼 可能性:1% 原因:我工作业绩很好,每年都得到老板好评。
2.老板会祝贺我上周完成了订单 可能性:40% 原因:完成订单,老板很高兴,而上周我不在公司,所以今天祝贺我。
3.我会被安排做一个新项目 可能性:50% 原因:本周早些时候,他曾经对我提到过这件事。
4.老板想知道我家保姆所属公司的名字 可能性:9% 原因:两个月前,老板来我家,看到我家保姆干得很好,他也许想联系这家家政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性大小是否精确不重要,这个可能性比你之前的担心大还是小才是关键。在这个例子中,被炒鱿鱼的可能性是1%还是5%不重要,重要的是与之前的担心相比,这个结果的可能性很小(既然很小,你就可以放心了。别忘可能性最大的那个结果哟)。

第二步就是找出解决最坏可能结果的办法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上面的例子来说,虽然被炒鱿鱼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存在这种可能性,怎么办?摆脱担心的第二步就是列出解决最坏结果的办法。例如:
1.与这个行业的朋友交流心得
2.通过网络寻找新工作机会
3.返回学校镀金
4.趁机转行
5.和朋友合租(尽量少支出)
6.找工作前休整一到二周 ……
列举这些方法目的是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面对多么困难的情景,我们都很有很多选择,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上面的两步能抵消你的各种担心,但必须要尝试,尝试后你才能发现这两步是多么有用。

收起阅读 »

面对创伤后应急障碍(PTSD),家人能做点什么?

首先,家人要明白,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他真的是这样,比如,他拒绝和朋友一起出去,可能只是怕出去会唤醒那些令人苦恼的想法和记忆。所以,家人了解患者的症状很重要。 其次,家庭也需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症状。也就是说,家庭成员需要知道诱发因素,例如,如果你...
继续阅读 »

首先,家人要明白,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他真的是这样,比如,他拒绝和朋友一起出去,可能只是怕出去会唤醒那些令人苦恼的想法和记忆。所以,家人了解患者的症状很重要。

其次,家庭也需要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症状。也就是说,家庭成员需要知道诱发因素,例如,如果你发现晚间新闻经常诱发创伤后应急障碍症状,那么你可以在这个时间安排其他事情,避免诱发那些负面反应。

再次,家庭成员也需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例如,如果患者经常做噩梦,可以想方设法用不接触患者的方法唤醒TA,因为很多患者会把唤醒的动作当成攻击。

最后,加入一些支持团体(这些人家庭的情况很类似)或寻求家庭心理咨询有助于学习如何与患者沟通,同时也能学习如何应对创伤后应急障碍的症状。 创伤后应急障碍的那些症状是人体对极端压力事件的反应,从中恢复过来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此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补充: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和标准: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DSM-IV-TR)
A.患者暴露于创伤事件,符合下列两项条件:
1.患者曾经经历、目睹或面临过一件或者一些事件,这些事件造成了死亡、重伤,或者有这样的危险;在这些事件中,患者本人或他人躯体的完整性遭到威胁。
2.患者的反应包括极度的害怕、无助或者恐惧。 注:如为儿童,则可能表现为紊乱的或者激动的行为。
B.创伤事件会以以下一种或者多种形式持续地出现:
1.对创伤事件反复和强迫性的痛苦回忆,包括影像、思维或知觉。 注:如为幼儿,可以表现为反复进行表达创伤事件的主题和相关片段的游戏。
2.关于创伤事件的反复而痛苦的梦魇。 注:如为儿童,可以出现内容不可辨识的噩梦。
3.行动上或者感觉上好像创伤事件再次发生(包括:再次体验那种经历、错觉、幻觉和分离性闪回发作,无论是在清醒还是在朦胧状态。) 注:如为幼儿,可表现为特定创伤的重演。
4.暴露于模拟或象征创伤事件片段的内部或外部暗示时,产生强烈的心理痛苦。
5.暴露于模拟或象征创伤事件片段的内部或外部暗示时,产生生理反应。
C.对创伤关联刺激的持续回避和对一般事物普遍的反应麻木(创伤事件以前无此表现),符合下列三项或以上:
1.努力回避有关创伤事件的想法、感觉或谈论。
2.努力回避能唤起对创伤事件回忆的活动、地点或人物。
3.不能回想起创伤事件的一个重要方面。
4.对重要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显著减少。
5.与别人分离或者疏远的感觉。
6.情感范围受到限制(如不能产生爱的感觉)。
7.感觉前途暗淡,来日无多(如不期望能够工作、结婚、生子或者活到平均的寿命)。
D.持续存在易于唤醒的症状(创伤事件以前没有),符合下面两项或以上:
1.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
2.易激惹或者容易出现愤怒。
3.注意力难以集中。
4.过分警觉。
5.夸大的惊跳反应。
E.困扰的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上述症状B、C、D)。
F.困扰导致临床显著的痛苦或对患者的社会、工作或其他重要领域的功能产生明显损害。
注:急性:病程小于3个月。慢性:病程为3个月或以上。迟发:在应激源出现后至少6个月才出现症状。
(以上内容摘自:Barlow, D. H., & Durand, V. M. (2006). 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杨霞, Trans.).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p167.)

相关测试:
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IES-R)

收起阅读 »

爱情?还是友情?

爱情和友情,爱和喜欢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爱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为此困惑。 Zick Rubin是最早研究爱情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甚至还设计了量表来测量爱情。 根据Rubin的观点,浪漫的爱情包括三大元素: 一是依恋。需要被关心,希望和TA在一起。身体接触和被认可也...
继续阅读 »

爱情和友情,爱和喜欢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爱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为此困惑。
Zick Rubin是最早研究爱情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甚至还设计了量表来测量爱情。

根据Rubin的观点,浪漫的爱情包括三大元素:
一是依恋。需要被关心,希望和TA在一起。身体接触和被认可也是依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关心。将他人的幸福和需求等同自己的。
三是亲密。和他人分享私人的思想,情感和欲望。

基于这三大因素,Rubin设计了大约80个题目来测量爱情和喜欢。经过对198名大学生的测量和统计分析,他将题目精简为26个题目,一半测爱一半测喜欢,例题如下: 我感觉TA特别成熟(测量喜欢);我对TA有强烈的占有欲(测量爱)。 Zick Rubin爱情与喜欢量表为他的爱情理论提供了支持。
另外,为了验证量表的有效性,Rubin调查了一些被试,这些被试要根据他们对伴侣的感觉或对好朋友的感觉完成量表,结果发现,想象好朋友时喜欢分量表得分更高。 在研究中,Rubin还发现有些指标能区分爱的程度,他发现那些爱情分量表得分高的人也倾向于花更多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睛。 爱很抽象,但Rubin量表成功测量了它。
现在就去测一测吧! 爱TA还是喜欢TA?(Zick Rubin爱情与喜欢量表)

收起阅读 »

两种爱情:狂野爱与友情爱

心理学家Elaine Hatfreld描述了两种爱情:友情爱(Compassionate love)与狂野爱(passionate love)。友情爱包括相互尊重,信任和喜爱,而狂野爱意味着强烈的感觉和性吸引。 Elaine Hatfreld曾这么描述:狂野爱...
继续阅读 »

心理学家Elaine Hatfreld描述了两种爱情:友情爱(Compassionate love)与狂野爱(passionate love)。
友情爱包括相互尊重,信任和喜爱,而狂野爱意味着强烈的感觉和性吸引。

Elaine Hatfreld曾这么描述:狂野爱强烈渴望与另一方在一起,它是一个复杂的功能整体,包括评价和欣赏、主观感受、表情、模式化生理过程、行为倾向和工具性行为。互相爱上对方会觉得满足和狂喜,单恋则空虚、焦虑或绝望。

这些因素会影响狂野爱:
时机。是否准备好与另一个人相爱是最重要的时机因素。
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会倾向建立更深刻、更持久的恋爱关系;而焦虑型依恋倾向于快速跳入爱河又快速跳出。
相似性。Hatfield and Rapson指出我们倾向与颜值高的、有风度的、深情的、与我们相似的人陷入热恋。 狂热爱很热烈但来去匆匆。

研究者发现,一开始伴侣间的爱很热烈,但随着时间(据说不超过3年)推进会慢慢变成友情爱,此时亲密和承诺更重要。

有人认为研究爱情是浪费钱财,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研究出结果;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如果我们弄清爱情的规律就能更好地解决离婚问题。

最后推荐两个测试:
(专业)爱情态度类型测试
(专业)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AAS)

收起阅读 »

用EFT技术释放情绪

紧张、焦虑、内疚、痛苦、悲伤,这些情绪与人同在。有时,这些情绪会阻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人际关系、职业选择、身体疾病方面失去控制。 情绪释放技术(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EFT)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它能帮助我们释放负面情绪...
继续阅读 »
紧张、焦虑、内疚、痛苦、悲伤,这些情绪与人同在。有时,这些情绪会阻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人际关系、职业选择、身体疾病方面失去控制。

情绪释放技术(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EFT)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它能帮助我们释放负面情绪,让我们享受更多生活的乐趣。情绪释放技术由Gary Craig所创建,该技术需要一边敲击特定的经络穴位(meridian points)一边集中注意于我们想释放的情绪。

下面就来试一试


mtt-karatechop.jpg


回忆你感觉失控的一件事,当你在想当时的情景或人时,你有什么感觉?给这种感觉起个名。如果你不能命名这种特殊的情绪,就称之为“这种情绪”吧。用1至10来评估一下这种情绪的强度,1分代表最弱,10分代表最强。
具体操作:用你优势手(一般是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指尖轻轻敲击另外一个手的手刀(Karate Chop)位置(小拇指下面肉比较多的那个位置)。敲击的同时,重复三遍下面的话:“虽然我有这种情绪,但我深深地完全地接纳我自己(I deeply and completely accept myself)。”当然,如果你知道这种情绪的名字,用名字代替,如“虽然我焦虑,但我深深地完全地接纳我自己。”
身体疼痛或不舒服也可以用这种技术,只要把情绪名字换成头痛、膝盖关节炎等即可。当然,需要连续敲击多遍(5遍)。
接下来,也可以通过敲击身体的下列部位(可以轮流敲击身体两侧)来平衡能量流(energy flow),方法和前面一样。
 


buwei.jpg


身体部位列表
EB(EyeBrow):眉心两侧
SE(Side of the Eye):眼睛两侧
UE(Under the Eye):眼睛下方
UN(Under the Nose):鼻子下方(人中)
Ch(Chin):下唇到下巴之间
CB(CollarBone):胸骨、锁骨与第一根肋骨接合处
UA(Under the Arm):腋窝下方四吋处
KC(Karate Chop):手掌外侧小拇指到手腕之间

做完后,深呼吸一下,重新评估自己的情绪,从1到10,这次你是几分呢?
如果你感觉完全释然了,再次回忆那些情景时不再有强烈情绪反应了,那就表明EFT技术非常适合你。
如果你感觉有些释然,情绪估值在5-6或2-3之间,那么你可能还需要重复两遍刚才的敲击过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重复的语句需要调整,最初说的是“虽然我焦虑,但我深深地完全地接纳我自己。”现在可以修改为“虽然我还有些焦虑,但我深深地完全地接纳我自己。”或者“虽然我还剩一点焦虑,但我深深地完全地接纳我自己。”
如果你感觉第一轮EFT没有任何作用,那可能意味着你需要大幅调整语句,把语句变得更加具体化。例如你可以在语句中说明压力的原因或对象,“虽然今天必须完成这篇文章让我感觉焦虑,但我深深地完全地接纳我自己。”
EFT技术,简单易操作,专家研究发现其效果在60%到80%左右。

现在,你掌握这种简单技巧了吧!当感觉不适或有任何负面情绪时不妨试试它,没有副作用,几分钟时间就行。 收起阅读 »

关于强迫症的十大事实

有效应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需要了解它,以下就是十大事实。 一、强迫症是一种焦虑性障碍。被强迫症折磨的人会体验到严重的焦虑。各种无法自控的想法和仪式性行为其实是焦虑的结果,试图用这些行为来缓解焦虑。 二、绝大...
继续阅读 »
有效应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需要了解它,以下就是十大事实。

一、强迫症是一种焦虑性障碍。被强迫症折磨的人会体验到严重的焦虑。各种无法自控的想法和仪式性行为其实是焦虑的结果,试图用这些行为来缓解焦虑。

二、绝大部分强迫症患者都清楚问题所在,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或行为不合理,这也许正是强迫症最让人沮丧的方面。

三、大约有2.5%的人遭受强迫症的折磨,男女之间没有差异。所有的文化种族中都有强迫症。

四、强迫症的症状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出现,但也有4岁孩子得强迫症的案例。虽然很少,成年晚期也可能出现强迫症。

五、现在并没有发现一个导致强迫症的基因。通常认为生活经历和一些基因交互影响,共同导致了强迫症。

六、血液检查和X射线检查不能诊断强迫症。心理学专业人士或医生会根据诊断标准和临床经验做出诊断。

七、强迫症能够被治疗,像百忧解(Prozac )等药物或认知行为疗法(CBT)等心理技术都能有效处理强迫症。药物主要是调节5-羟色胺,其效果和心理治疗差不多。

八、压力是强迫症状的主要诱发器。保持压力水平适度能有效减少强迫症状的频率和严重性。

九、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病,日常管理很重要。

十、很多聪明的成功人士都受到焦虑障碍的折磨,包括强迫症。采用良好的应对机制,能够快乐而成功的生活。
 
补充内容:
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又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向。内容多种多样,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病,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等。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有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的想法,相应的就会去反复检查门窗确保安全;碰到脏东西怕得病的患者就会反复洗手以保持干净。一些病程迁延的患者由于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种程序,比如洗手时一定要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洗到手腕,如果顺序反了或是中间被打断了就要重新开始洗,为此常耗费大量时间,痛苦不堪。 收起阅读 »

用健康的方式应对愤怒(生气)

我们都经历过愤怒。愤怒的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也会不同。用健康的方式处理愤怒,愤怒就能带来益处——提醒我们什么地方出问题了,需要调整;愤怒甚至也能激励我们自己。用错误的方式处理愤怒,愤怒会伤害身体健康,甚至破坏人际关系。 很多人由于没有良好的榜样,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
继续阅读 »

我们都经历过愤怒。愤怒的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也会不同。用健康的方式处理愤怒,愤怒就能带来益处——提醒我们什么地方出问题了,需要调整;愤怒甚至也能激励我们自己。用错误的方式处理愤怒,愤怒会伤害身体健康,甚至破坏人际关系。 很多人由于没有良好的榜样,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威力强大,甚至是毁灭性的情绪。学习点愤怒管理技术,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积极影响,还能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幸福感。

理解愤怒 当你理解了为什么愤怒后,处理起来就会简单些。有时,人们会因为压力、睡眠不足而愤怒,但更多时候,人们的愤怒有具体原因。如果你写愤怒日记(持续几周就可以)的话,那愤怒背后的原因会更加清楚,这时你可以和好朋友聊聊或寻求心理帮助(比如来问心网http://ask.xinlixue.cn提问)。

建设性的表达自己 研究表明,把愤怒写下来,建设性的表达愤怒,能减少负面情绪,甚至还有其他好处,如能减少疼痛。当你的书写能塑造意义(meaning-making)或推断出愤怒原因时效果更好。此类研究表明,把情绪写下来,在书面修通它是有价值的。书写可以让你针对愤怒做些事情而不是仅仅体验那种糟糕的感觉。

采取行动 面对愤怒,第二步是采取行动。弄清楚为什么愤怒,找到导火索。虽然我们不能排除所有导致愤怒的因素,但排除能排除的就会大有帮助。

不要纠缠 反复思考愤怒并没有实际作用。研究表明,那些反复思考愤怒情景的人容易得高血压,以及其他健康问题。相对来说,试着去解决问题是个好主意。

不要过分谈论 讨论愤怒需要技巧。和朋友谈论愤怒是处理愤怒的有效策略——但要适度。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情;产生头脑风暴,想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强化你和朋友的关系。然而,也有证据表明,和朋友反反复复讨论这些问题会让你们两个都感觉不好,还会增加血液中的激素水平。如果你想和朋友讨论愤怒问题,最好只讨论一次,既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又要寻求解决办法。大部分—尤其是女士—可能会沉湎于和别人谈论抱怨和负面情绪(像祥林嫂),最好在问题没变得这么糟糕前谈点高兴的话题。如果你实在想说,不妨找打个专业心理人士。

(专业)特质愤怒量表(TAS)

收起阅读 »

5招助你更乐观

什么是乐观? 简单地说就是认为明天会更好。 乐观有什么好处? 简单点说能提高心理抗压能力,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乐观和悲观有何不同? 就解释风格来说,乐观的人把消极事件(以考试失败为例)或体验归因于暂时的(这次考试没有通过,下次能)、孤立的(语文没有通过,数学肯...
继续阅读 »

什么是乐观? 简单地说就是认为明天会更好。

乐观有什么好处? 简单点说能提高心理抗压能力,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乐观和悲观有何不同? 就解释风格来说,乐观的人把消极事件(以考试失败为例)或体验归因于暂时的(这次考试没有通过,下次能)、孤立的(语文没有通过,数学肯定能通过)和外部的(这次题目有点难,运气不好)原因,;而悲观的人则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永恒的(永远考不过了)、普遍的(所有科目都考不过)和个人的(就我一人考不过,我能力差)。遇到积极事件时,他们反过来。总之,乐观和悲观的解释风格不同。

如何将悲观转为乐观?
一、将挫折看成暂时的 如果你经常说“总是不成功”、“从来不行”,那不妨改为“有时不成功”、“偶尔不行”。例如你正在减肥,但体重没有下降,悲观点你可能会说“节食从来也不管用”,换成乐观的角度你可以说“最近日程太慢,没注意身体”或者“最近没有在家吃,减肥效果不明显”。如果减肥成功了,你可以说“我天生就是运动员的料”或者“我努力,我减肥,我快乐”。
二、把消极影响局限化 被老板辞退了,不妨说“这个老板真笨”,不要说“所有老板都是白痴”;和朋友吵架了,不妨对自己说“我和张三处得不融洽”,而不要说“我和谁都处不好”。 将消极事件的影响圈定在一点就是在“哺育”希望,因为出了这个圈就是希望。 积极事件要反过来想,如你和别人一起吃饭时很受欢迎,可以说“我很有魅力”,不要说“这次吃饭我很有魅力”。
三、不要将不好的事情捆在自己身上 乐观者会将失败归结为别人或外部环境,“这次运气不好”;悲观者却责怪自己,“做这事我没有天赋”。打篮球自己队胜利了,悲观者会说“我队友厉害,所以我们赢了”;乐观者会说“我厉害,所以我们队赢了。” 此时你可能感觉乐观者不负责任,把问题统统推给别人,但这种归因风格能带来高自尊,高韧性;而很多遭受抑郁折磨的人往往承担了许多超出自己范围的责任。 事情总有两面性,对于财务工作来说,那些细节导向的悲观者会更成功,因为他们总是提前设想不好的事情,并提前做好防备工作。
四、憧憬积极结果 有时,简单地设想事情进展很顺利就能让人放松下来,进而对未来充满乐观。如果你感到焦虑、紧张,不妨花点时间生动的憧憬一下积极结果: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彼时彼刻你在说什么?如何一步步达到的?等等。
五、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有一句名言“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冥想技术有用,值得尝试。

冥想技术:
1、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点,坐在凳子上或地上,头、颈、背要直,但不要僵硬。
2、不要回忆过去,也不要思索未来,停留在现在。
3、集中注意自己的呼吸,感受随着腹部起伏空气进出身体,留意每次呼吸的不同。
4、内观各种思想来来去去,不管是焦虑、害怕、希望,当它来的时候,既不否认也不排斥,只是平静的关注着。
5、如果你发现自己“走神”了,不用判断,也不用苛求自己,回到自己的呼吸上即可。
6、冥想结束(20分钟就可以)后,坐上一两分钟,然后起身。

你够乐观吗?(生活定向测验)

收起阅读 »

走向乐观之路

乐观者和悲观者的视角不同 希望是什么?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得到,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风是什么?悲观者说: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的深处。乐观者说: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得彼岸。生命是不是花?悲观者说:是又怎样...
继续阅读 »

乐观者和悲观者的视角不同 希望是什么?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得到,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风是什么?悲观者说: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的深处。乐观者说: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得彼岸。生命是不是花?悲观者说:是又怎样,开败了也就没了!乐观者说: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 向直前走,会怎样?悲观者说:会碰到坑坑洼洼。乐观者说:会看到柳暗花明。 春雨好不好?悲观者说:不好!野草会因此长得更疯!乐观者说:好!百合花会因此开得更艳! 如果给你一片荒山,你会怎样?悲观者说:修座坟墓!乐观者反驳:不!种满绿树! 半杯水,悲观者看到空了半杯,乐观者看到还有半杯。

如何摆脱悲观,走向乐观?
一、转移注意力,停止对不幸事件的悲观解释。喊停:用手拍桌子大声喊“停”,在纸上写个“停”字一直看着它,转移注意力到其他事情上;放松:深呼吸、听轻音乐、看电影、娱乐。

二、远离:提醒自己,悲观的解释仅仅只是一种可能而非事实。

三、辩论:这是一种内部对话,目的在于为不幸事件找出一个同样有利的乐观解释。
(辩论之ABCDE法:在辩论过程中分别就论据、其他可能、意义和功用四个问题进行讨论)
A:(事件):朋友不打电话给我
B:(信念):他不在乎我们的友谊,因为我总是令人厌烦。
C:(结果):我的心情变得非常糟糕。
D:(辩论):具体步骤如下:
1、寻找证据?可以找出他在意这份友谊的证据,过去一年我们每周见面2-3次。
2、其他可能?他可能想其他的事情,也可能正面临某个麻烦;
3、隐含意义?就算他不在意这份情谊,那也不是世界末日,我还有其他朋友,生活可以继续;
4、功用?如果认为他因为某些暂时的麻烦而不是我的某些消极个人品质,才不打电话给我,这样想是否更有用?
E:(效果):我现在感到快乐多了一些,抑郁少了一些。

我国古代的小故事,有点意思,有点启发
赶考秀才的三个梦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是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收起阅读 »

保持乐观,保持健康

乐观的心态能把坏的事情变好,悲观的心态却把好的事情变坏。说消极话的人,第一个受害者是他自己。在人生的路上,保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乐观是什么? 直到19世纪70年代,人们都把乐观看成一种心理缺陷,是不成熟的标志和个性的弱点。近一百多年,人们才开始逐渐认同乐观...
继续阅读 »

乐观的心态能把坏的事情变好,悲观的心态却把好的事情变坏。说消极话的人,第一个受害者是他自己。在人生的路上,保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乐观是什么? 直到19世纪70年代,人们都把乐观看成一种心理缺陷,是不成熟的标志和个性的弱点。近一百多年,人们才开始逐渐认同乐观是心理健康、成熟和强大的标志。 塞里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乐观的人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和特殊的原因,如环境、运气等(被解雇了——这个环境不适合我);而悲观的人则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如个人的能力等(被解雇了——我能力差)。

乐观有什么影响?
首先,乐观有利于身体健康:研究发现,那些对癌症抱有悲观宿命的人,他患有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赛里格曼测试了70个心脏病人,17个被测试为最悲观的病人中,有16个没有经受住第二次心脏病的发作而去世;而19个被测试为最乐观的人中,只有一个被第二次心脏病夺取了生命。另一项对999名老人的研究表明,乐观明显降低了人们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Maruuta(2000)等研究表明,对自己外貌乐观的病人,比对自己外貌不乐观的病人寿命要长很多。
其次,乐观有利于心理健康:面对生活压力事件,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人很少有抑郁和自杀的。
其三,乐观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和睦:乐观者采用积极方式评价他人和社会,生活态度积极,富有生活热情,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悦;乐观者对人宽容,善于接纳他人,肯定他人。因此,人们都喜欢与乐观的人打交道。 研究表明,乐观与夫妻关系的积极评价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并对长期的婚姻满意度有预测作用。
其四,乐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乐观对不同职业领域的成就有预测作用,与悲观风格的人相比,具有乐观解释风格的人的业绩多88%。

怎样才能乐观?
(一)向消极思想挑战:赛里格曼说“要把失败看做行动错误的结果,而不是性格上存在的缺陷。不要感到无助,而是采取行动。” 例如:被解雇了——停止悲伤,去找新工作 考试没通过——停止哭泣,去复习 表白被拒绝了——停止自怨自艾,找机会再次表现自己或寻找有缘人
(二)想象自己成为胜者:当你面临挑战时,你头脑中对于成功的预演将会增加你的信心和毅力,让你更加快乐。
(三)赞扬自己的成功:理智的承认自己的成绩,对你的快乐很有帮助。要学会欣赏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这会有助于树立你的自我价值感,让你更加快乐。
(四)建立自己的目标:明智的选择目标;目标应该具体明确;把远大的目标进行分解。



收起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