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第22页
如何与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相处,如果不是每一个,大部分已婚人士都曾思考这个问题。 有的相处得不错,但有很多相处得不好——会影响夫妻感情,甚至会影响教育下一代,怎么办? 方法一:距离产生美——不要住在一起,不要经常见面,不要深入交流,总之,冷处理(你不会总与陌生人吵架吧?!) 方法二:提高修养,既认识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又明白“人生即苦”“色不...
大家都爱微信红包,平均下来看,数额并不大,为什么大家还“抢”呢? 首先,这是社会交流的一个场地,抢到红包能增强归属感; 其次,发红包的人看到人人都抢,能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最后,“赌徒”心理作祟——说不定这次是大的红包。
亚隆的《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这本书,信息量很大,85个题目,涵盖治疗师和病人的关系、此时此地的处理、治疗师的自我暴露、对存在性话题的处理、不同疗法的效果、梦的使用等多个方面。 今天引用几个,希望我们能做真实的治疗师(心理咨询师)。 九、承认你的错误 著名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Winnicott)曾经富有洞见地观察到好母亲和坏母亲之间的差 异并不在于犯不犯错误,...
有个陌生人要你的身份证,你给吗? 可以不给。 有名警察要你的身份证,你给吗? 不给不行。 不给有什么后果? 警察有许多强制的权利、手段、工具。 另外,许多吃瓜群众表示理解警察。 这样,警察顺利执法。 有个陌生人要你正在卖的东西,你给吗? 可以不给。 有名城管要你正在卖的东西,你给吗? 可以不给。 不给有什么后果? 城管不知道你是谁,TA没有你的身份证。 TA...
鸡汤文,有观点,有故事 很多人喜欢看 包括我 科普文,有观点,有实验或调查 有些人喜欢看 包括我 鸡汤文的观点,简单,明确 读后不需太多思考 没有疑惑 就像我 科普文的观点,通常比较严谨,经常不太肯定 读了会有启发 但还可能迷惑 就像我 怎么办? 科普文往往有明确的条件,鸡汤文往往看起来放之四海而皆准。 看起来无所不能,这也许就是鸡汤文的诱人之处; 给自己加...
别人不小心惹我们了(事实不一定是这样哟) 我们就生气了 忍不住的要发火 要骂人 想打人 我们也想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是情绪很强烈 骂完还想骂 打了还想打 没完没了 其实改变就在一瞬间 想想自己做得是否到位 想想自己的期望是否过高 想想自己是不是受了另外一件事的影响 …… 想到了 情绪自然能冷却下来 补充一下:接受现实是控制愤怒情绪的基础 当我们愤怒的时候,我们...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心理治疗的前提,它主要表现为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态度。即无论来访者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怎么样,咨询师对其都不做任何评价和要求,并对来访者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使来访者觉得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对教育孩子来说也需要无条件积极关注,完全接纳孩子(无论如何,TA就是你的孩子),给孩子关注,给孩子温暖。 奖励就是给孩子好处,家...
最近不经意发现,网上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年龄阶段划分,都说是联合国的 版本一: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 44岁以下为青年人, 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 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 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版本二: 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
第一印象很重要(见了还想见,会为以后的关系发展打下基础)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要心急,也无需绝望,毕竟,在这可能的关系之外,你还有自己的生活) 不要恐惧眼神交流(确认过眼神,才能知道是否是对的人) 接受他的善意表现(比如送你一个礼物,或者为你表演一个节目) 在昏暗的环境中约会(楼上看山;城头看雪;舟中看霞;月下看影;灯下看美人,妩媚动人,撩人心弦)
保持婚姻幸福要有这种信念: 房子没有变,孩子也没有变,甚至是发型也没有变,但却可以变得更加幸福。 保持婚姻幸福要了解的背景: 心理学家认为,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因为,我们可以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从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面对日常生活的困扰、平庸或是烦闷,把自己的人生、历史、家庭用不同的角度来“重新...
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生理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 分别是“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说来相当有趣。 始于战国,成书于秦汉的《礼记·礼上第一》记载:“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凯利·麦格尼格尔所著的《自控力》一书,将意志力(自控力)分成三种,并指明了它们的生理基础。不仅如此,他还列举除了很多操作性较强的小实验(实际上是训练方法)。 一、生理基础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罗伯特·萨博斯基(Robert Sapolsky)认为,现代人大脑里前额皮质的主要作用是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如果坐在沙发上比较容易,它就会让你站起来做做运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