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问卷(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CQ-12)
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是指能够导致个体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包含效能、希望、韧性、乐观4个成分。Luthans强调不应把心理资本看做是四个心理能力的简单相加,各构成部分以协同的方式发挥作用,即心理资本的整体作用要大于各个部分的作用之和。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研究,自我效能可被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里能够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以及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成功完成某一项特定工作的信念(或信心)。有自我效能感的人在以下五个方面表现突出:(1)他们为自己设立高目标,并自己选择困难的工作任务;(2)欢迎挑战,并因挑战而强大;(3)是高度自我激励的人;(4)为实现目标,会投入必要的努力;(5)当面对困难时,他们会坚持不懈。
在积极心理学运动中,希望领域公认的理论创建者和研究者斯奈德给希望的定义:在成功的动因(指向目标的能量水平)与路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交叉所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 希望包含的两个成分:意志(动因)与途径(路径力),其中“途径”这一成分把心理资本中的希望与我们日常说所的希望及其他心理资本成分区分开来。
Seligman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也就是把积极的事件归因于自身的、持久性的和普遍性的原因,而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及与情境有关的原因。心理资本理论强调的是“灵活而现实的乐观”,是说个体应该对客观现实进行正确的评价,然后选择应用乐观的解释风格还是消极的解释风格(是对应于盲目乐观而言的,盲目乐观者往往会使自己处于较高的危险之中而不自觉。不现实的乐观者又往往因无法正确地分析客观情况,而把自身的过错推到外界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心理资本对韧性的定义为:韧性是一种可开发的能力,它能使人从逆境、冲突和失败中,甚至是从积极事件、进步以及与日俱增的责任中快速回弹或恢复过来。普通意义的韧性仅指的是在重大困难或危险情境中能积极适应的心理能力,在心理资本中还包括从非常积极、甚至是成功事件中恢复过来的能力。
国内学者郝中华(2010)对我国杭州、西安两地护士(有效问卷1392份)进行调查,完成了对PCQ中文修订版的修订,形成了适用于中国护士群体的心理资本问卷,该问卷有12条目,四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量表采用Likert量表6级评分,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有点不同意;4分表示有点同意;5分表示同意;6分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修订后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较高(0.780---0.914);总量表重测信度0.806;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指标x 2/df=1.805、NFI=0.929、RFI=O.884、IFI=O.967、TLI=O.945、CFI=O.966,RMSEA=O.062。
心理资本问卷(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CQ-12)
1.我相信自己能分析长远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2.开会时,在陈述自己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方面我很自信。
3.在我的工作范围内,我相信自己能够协助领导设定目标。
4.眼前,我认为自己在工作上相当成功。
5.我能想出很多办法来实现我目前的工作目标。
6.目前,我正在实现我为自己设定的工作目标。
7.我通常对工作中的压力能泰然处之。
8.因为以前经历过很多磨难,所以我能够挺过工作上的困难时期。
9.在我目前的工作中,我感觉自己能同时处理很多事情。
10.对自己的工作,我总是看到事情光明的一面。
加入心理学网,获得更多
无论您想服务网友、查找量表还是在线测试,均可微信:5776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