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Psychological suzhi) 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来的本土学术概念(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 张大均,2003,2012; Zhang,Wang,& Yu,2011) ,国际工具书《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Schools( 2nd) 》将其看作是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学探索(Tian et al. ,2014) 。作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系统,心理素质属于个体的心理体质,并与心理健康存在一种“本”与“标”的关系(张大均,2003;张大均,王鑫强,2012) 。二十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心理素质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研究。其中张大均研究团队关于心理素质结构与测评工具的研究持续时间较长且较为系统( 张大均,2012) ,并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陈英和,2012) 。该研究团队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能力) 的三维结构(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 。其中,认知品质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个性品质是指在个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它们同属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适应性( 也称为适应能力) 则是个体在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这两个内容要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具体情境领域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属于心理素质的功能要素(张大均,王鑫强,2012)。

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总量表及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能力)三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5、0.748、0.765和0.782,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总量表与其三个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751至0.928之间,大于三个分量表之间0.490至0.680的相关系数,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修订出的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 可以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较为简便地从心理素质这个正面的、内源性的、心理体质的角度来监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测评。由于该量表的题目较少,相对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监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强。同时,量表所测评出的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因子可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课程活动设计所关注的方向,从而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the Brief Psychological Health Suzhi Sca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BPHSS-MSS)

请仔细阅读每个题目,选择下面描述的内容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如果非常不符合,请选1;比较不符合,请选2;不确定,请选3;比较符合,请选4;非常符合,请选5。在相应的选项数字上打“√”

1.我常常从周围人身上吸取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2.我常常清楚自己所做事情的目的和价值。
3.我常常把经验应用到新的问题解决中。
4.解题过程中,我常会不断观察自己所用方法是否合适。
5.我常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6.我善于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
7.讨论时,我常能很快吸收别人合理的观点。
8.我常清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9.在解题遇到困难时,我常会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
10.对于上课没听懂的知识点,课后我常常会想办法弄懂。
17.制定了计划,但我总是三分钟热度。*
18.我经常觉得自己比周围的同学差。*
19.我常常怀疑自己的价值。*
20.心情不好时,我常常容易迁怒于他人。*
21.我常常不善于合理的表达情绪。*
22.我常能做学习的主人。
23.我常因一点小事而情绪波动。*
24.性很少给我带来烦恼。
25.我有时对这个社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敌视。*
26.愿意和我说心里话的人比较多。
27.我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人。
28.我常想逃避我所处的环境。*
29.我能很好调节自己的性需求。
30.当我有身体上或性方面的困惑时,我总是去寻找合适的途径来解答。
11.我经常微笑。
12.我常常不能按期完成我的学习计划。*
13.上课时,我经常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分心。*
14.我常常觉得自己不太值得别人信任。*
15.我总是对自己充满希望。
16.我经常情绪低落。
17.制定了计划,但我总是三分钟热度。*
18.我经常觉得自己比周围的同学差。*
19.我常常怀疑自己的价值。*
20.心情不好时,我常常容易迁怒于他人。*
21.我常常不善于合理的表达情绪。*
22.我常能做学习的主人。
23.我常因一点小事而情绪波动。*
24.性很少给我带来烦恼。
25.我有时对这个社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敌视。*
26.愿意和我说心里话的人比较多。
27.我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人。
28.我常想逃避我所处的环境。*
29.我能很好调节自己的性需求。
30.当我有身体上或性方面的困惑时,我总是去寻找合适的途径来解答。
31.我时常感到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32.我常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
33.我经常为未来职业做知识或技能上的储备。
34.在群体活动中,我总是能扮演合适的角色。
35.我常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做规划。
36.我善于寻找各种资源解决学习上的困惑。
*代表反向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