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在菲兹尔研究所会议上,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讨论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学习成绩、健康水平和公民意识来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并首次提出了“社会情感学习”的概念框架。与此同时,与会者倡议成立学术、社会与情感学习合作组织(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
信息技术压力可以通过Tarafdar(2007)开发的五个关键因子来测量,即包括:(1) 技术入侵生活,指的是信息技术侵入到员工的私人生活,使工作与家庭的分界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导致员工延长工作时间,增加了工作与家庭的冲突,给员工带来更大的压力;(2)技术超载,指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其快速更新,使员工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胜任...
国外首次对“社交焦虑”的概念进行界定的是 1966 年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等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社交焦虑患者患有社交恐惧症,其具体特点为害羞,害怕参加各种聚会,害怕受到众人的关注等。1970 年,Watson 等学者将社交焦虑的定义界定为“个体在社交互动中所产生的一种负面情绪”,基本表现为逃避社交、习惯独处和害怕被他人批评。1975 年,Fenig...
攻击是旨在伤害或损害他人(包括个体,也可是群体)的行为。攻击行为是反社会行为的一种,严重的攻击,如暴力犯罪、自杀、恐怖主义等,有较大的社会危害。道德(morality)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道德一般包括两个维度,一个维度关注积极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包括分享、帮助和安慰,这些我们通常统称为亲社会行为。第二个维度关注给他...
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帮助个体认识、处理和预防心理障碍的相关知识和信念,并通过获取、理解和利用相关信息以达到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等在内的综合体。作为心理健康领域的新兴概念,在国际上,心理健康素养已经对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带来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有助于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克隆...
- 1
- 2
- 3
- 4
- ...
- 116
-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