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较早的研究中主要使用社会排斥这一概念,例如Twenge等人(2002)将社会排斥定义为,个体被排斥在社会关系之外导致其归属感需要受到强烈打击,从而产生情绪困扰和认知障碍。还有学者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排除在期望的关系或群体之外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进而导致社会疼痛(MacDonald&Leary,2005)。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社会排斥有了更细的划分。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同伴排斥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遭受的主要排斥形式,并且会对其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造成阻碍(王凯,张野,2020)。因此,研究者们对同伴排斥这一现象愈发重视,我国学者主要使用同伴排斥和校园排斥这两种表述,且具体表述也有所不同。苑春永(2014)从群体水平结构上对同伴排斥进行解释,认为同伴排斥反应了个体在群体中的受喜爱程度和社会地位。王素娟(2021)则认为,同伴排斥是青少年经常遭受的一种压力事件,指因受到个人或团体的排斥和拒绝而对其归属感需求和关系需求造成阻碍的现象。江艳平(2015)则认为同伴排斥是指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群体中其他人所产生的对个体的负面评价和态度。综合上述定义,王钧玥将同伴排斥界定为个体被同伴或所在团体拒绝或排斥,并且引起了被排斥者内心的消极情绪,阻碍了关系需要和归属需要的满足。

徐晓攀等人修订Thau等人编制的社会排斥量表,对题目描述稍作修改,将排斥行为实施者设定为同伴,同时使相关描述尽量适用于儿童。实测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8,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指标良好(χ2/df=2.10,RMSEA=0.05,CFI=0.99,NFI=0.98,GFI=0.98),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同伴排斥量表(Peer Rejection,PR)

1完全不同意
2不同意
3不确定
4同意
5完全同意

1.我有时觉得有些同伴好像在忽视我。
2.我觉得有些同伴可能不让我参加他们/她们的活动。
3.我怀疑有些同伴是在尽量避免和我交往。
4.我觉得有些同伴在聊天时将我排除在外。
5.我觉得有些同伴很可能当我不存在一样。
6.我觉得有些同伴可能不会叫我一起去玩。

采取整群抽样法,以湖北省武汉市某高中、山东省淄博市某高中、山东省济宁市某初中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某初中学生为施测对象,共发放问卷780份,剔除空白、大量缺失的无效问卷和规律作答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74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
男(n=345)2.23±1.01
女(n=396)2.53±1.03
(总体)同伴排斥2.42 1.03

参考文献:
徐晓攀,牛宗岭.同伴拒斥与家庭贫困儿童幸福感: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04):795-799.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19.04.032.
王钧玥.青少年同伴排斥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关系: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及其干预[D].华中师范大学,2023.DOI:10.27159/d.cnki.ghzsu.2023.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