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有隐蔽性、危害性等特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不仅有损其身心健康,而且给组织、社会带来巨大伤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75%的工伤事故系员工不安全行为引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为1321亿美元,人均年损失490美元;我国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比例高达85%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因此,如何提高员工安全行为水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Chhokar(1985)和Kanki(1989)认为,工作设备、作业技术等"显性因素"的改善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行为水平。然而,"硬件"投入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并且大量企业实践表明,先进的技术设备无法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人因环境”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Cox(1991)、Jane(2004)和Griffin(2000)认为高管允诺、制度文化、信息交流等因素对员工的安全行为具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个体行为会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好处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即特定行为可视为一种交换结果。按照等价互惠原则,当员工感到企业重视安全、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安全氛围时,会产生回馈心理,认可并遵循企业设定的安全标准,提高安全行为水平。心理资本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资本一方面受到组织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会影响个体的行为与绩效。压力-情绪理论认为,压力会带来个体情绪的波动,影响其对特定环境的感知,进而引发后续行为。由于压力多源于预期与实际的差距,当员工感受的工作压力较高时,消极情绪的滋生会使其质疑或否定既定的安全氛围,继而降低基于心理交换的安全行为水平。

作为衡量个体工作状况的重要指标,安全行为的概念最初由Dejoy(1994)和Hofmann(1995)提出。Borman(1998)进一步指出,安全行为可能是衡量工作场所安全绩效最为有效的指标。Neal和Griffin(2000,2006)对员工安全行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区分,认为安全行为包含安全遵守和安全参与两方面。安全遵守指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依照安全流程/规定进行工作的行为,安全参与行为指员工在工作中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行为,如对同事的帮助和监督、对领导提出安全意见和建议等。

叶新凤等人(2014)在Neal和Griffin(2006)研究的研究基础上修订的安全行为量表,该量表共11个题项,采用Likert 7点记分法,7个选项答案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依次计1到7分,得分越高表明安全行为水平越高,安全遵守、安全参与两个维度的组合信度为0.96、0.95,信度较高。

安全行为量表(safety behavior scale)

下列题目无对错之分,请根据您自身的感受,在相应的选项上打“√”,其中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有点不太同意”、4=“不确定”、5=“有点同意”、6=“比较同意”、7=“非常同意”。

1.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2.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
3.工作中我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指令
4.工作中我时刻注意安全问题
5.工作中我规范使用安全防护设备
6.工作中我及时汇报安全工作情况
7.我积极参与安全目标的制定
8.我积极参与安全规程的修订
9.我积极参加安全会议
10.我积极提出安全工作建议
11.我积极为工友提供安全支持与帮助

温馨提示:此处为隐藏内容,评论回复后方可阅读。

发放700份问卷,其中永煤集团200份,徐州矿务集团100份,神华宁煤集团400份。回收得到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4.1%。
安全遵守:3.83±0.82
安全参与:3.86±0.83

参考文献:
叶新凤,李新春,王智宁.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科学决策,2014,(10):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