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红等人编制问卷时采用Lazarus(1984)认知-交互作用的观点:压力(Stress)也称为“应激”是一个人对某种压力源是否构成压力以及自己应对压力源能力的评估当个体认知评价后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就产生了压力。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整体及其各维度的信度都在0∙70以上,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信度良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Questi...
迈阿密大学教师教育系Richard W.Moore与Rachel Leigh Hill Foy 在 1996年发表了“科学教学态度量表”(The Scientific Attitude Inventory, SAI II)。本量表是在前一个版本量表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过的,量表分为6个维度:(1)科学规律(或定律)不是确定不变的;(2)科学是有限的,观察自...
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持续高发,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影响社会安全感。有学者研究发现,民众对电信网络诈骗信息的应答行为存在个体差异,一些受害者甚至存在重复受骗的现象。研究者将该现象归因于个体受骗易感性的不同,提出高易感者在面对欺诈信息时,较低易感者而言更缺乏鉴别诈骗的资源和能力、更偏好情感启发式的认知路径,故而更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反应。在...
物质主义(materialism)原本是一种哲学观念即“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心主义”相对立,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即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现代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用法中一般把它定义为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强调借助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和对奢侈品的消费来体现个人的价值和生活意义,...
物质主义被认为是个体的一种价值观。本研究综合前人对物质主义的定义,也将其视为一种个体的价值观,具体是指:个体对金钱及物质财富所持有的一种长期且一致的信念,可包含个体对金钱及物质财富的评价、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行为反应等。对物质主义的量化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获取和消费的欲望随之增长,从而使对于财物的获取和消费成为...
- « 前一页
- 1
-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
- 119
-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