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研究发现,在小学校园里,遭受欺凌的小学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2.2%,而且,小学生遭受欺凌人数的比例正在不断地攀升。在校园情境中,同伴间的排挤、身体或性别上的嘲笑等“隐性”欺凌更为常见,是一种校园排斥现象。校园排斥是指阻碍被排斥者获得友谊或加入同伴群体中,包括拒绝、中伤、忽视等行为。相关研究表明,5~6年级小学生在遭受校园排斥后其社会退缩和抑郁水平上...
写作强调对学生展现自我、表达信息能力的培养,通过信息表达能够展现学生自我个性,其写作能力结构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保证,我国学者主要从写作过程这个角度对写作能力结构展开论述和研究。如林崇德(2008)等认为包括思维能力(深刻、灵活、批判、独创和敏捷等)、文本形成能力(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和表达等)、基本文书能力(语言知识了解与应用)等 。其中,中小学写作能...
写作焦虑指学习者在进行写作活动时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其行为表现形式为拖延或避免写作活动等。而英语写作作为一种生产性技能,对中国学习者来说,它既是一种外语技能,也是一种第二语言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未知障碍。在教学中,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层次不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英语写作焦虑是大多数人在进行英语写...
根据有关心理测量学理论,一个测验或量表是否具有单维性,应该由他的第一公因子特征根值与第二公因子的特征根值的比值来决定,如果第一公因子的特征根值大于测验总特征根值的20%,或者最大特征根值与第二特征根值的比值接近或超过5,就可以认为该量表具有单维性。参考来源: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1, 7(1...
在婚姻领域的研究中,对牺牲定义的研究并不多,但无论是 Stanley(1992)所表述“婚姻中的牺牲,是为了伴侣的需要而必须放弃一些其它的事情,且伴侣的需要则是婚姻中更大的利益”,还是 Van lange 等(1997)所描述“为了提升夫妻之间关系的幸福感,而需要舍弃个人眼前的利益”,可以说以上的界定都是从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一则,从牺牲的本质角度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