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者认为,认知融合问卷(CFQ) 应只保留认知融合分问卷(CFQ-F)。CFQ-F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在我国用于认知融合相关研究。

认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是ACT病理模型中的核心部分,是指人们的行为受语言法则和思维内容过度控制的倾向,是心理僵化(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的表现。以往我们认为不合理信念是导致心理值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主要通过改变其不合理信念来帮助来访者。然而ACT理论认为,不合理信念并非问题的根源,不合理信念并不会直接导致问题,真正导致问题的是我们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即认知融合(congnitive fusion)。

认知融合是ACT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受语言法则和思维内容过度控制的倾向。由于关系网络的建立,语言或者是我们头脑中的想法会与其所描述的事物混淆在一起,难以区分和分辨?。词语对我们而言虽然只是用来指代那些不在眼前的事物,但却像真实刺激一样在我们的头脑中发生作用。例如当一个人说“我真傻”时,好像眼前真实上演了很多我很傻的场景,于是把“我真傻”的想法变成了我真的很傻的事实。当个体陷入认知融合时,会把头脑中的不合理想法误以为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将这些想法看做语言符号。简而言之,认知融合就是个体把语言符号与事实状况等同起来,使人们的行为受语言法则的过度控制,而不是真实现状的控制,因此,脱离了此时此地的情景,无法用直接的经验来指导行为,造成了心理僵化。例如个体会将“我失败了”的想法变成了“我会永远失败”或者“我是个失败者”。没有意识到我只是此时此地失败了一次而已,“我失败了”只是我头脑中暂时出现的一种想法符号而已,并不是真实的,因此会将问题绝对化,阻碍了问题的解决,导致了消极情绪的产生。

认知融合和负性情绪密切相关。ACT理论认为,认知融合会使个体自动地提取负性思维事件的字面意义,将负性思维内容、消极自我评价、不正确自我认知等和“事实”混淆起来,沉浸在负性自动化想法中,从而促使或加重低落、抑郁、焦虑、低自尊等情绪的产生。此外,认知融合还表现为非语言功能过分受到语言规则的支配,导致对事物过度进行抽象、评估,这些过程会导致反应的僵化,从而引发压力、行为障碍等问题。

采用7点计分:1=明显不符合;2=不符合;3=有些不符合;4=介于中间;5=有些符合;6=符合;7=明显符合。

1某些想法使我感到烦恼和痛苦
2我被某些想法困扰以致无法完成要做的事情
3我过分地分析某些情况,但这对我毫无用处
4我在自己的某些想法中挣扎
5我为某些想法感到心烦意乱
6我需要控制某些出现在脑海里的想法
7某些想法让我很纠结
8某些想法让我反应强烈
9虽然明白放下最好,但我仍然纠结于某些烦恼的想法

CFQ-F总分:30.8±9.5
样本:
选取北京某高校化学院大一全体学生,通过校内网络发放问卷79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789份,其中男性259份,女性530份; 年龄16~26岁,平均年龄(19±2) 岁; 来自农村171人,城镇114人,城市504人。

CFQ-F总分:35.6±10.28
样本:
高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哈尔滨、北京、山西等地5所高校,共发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23份,回收率90.4%,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670份,有效率82.8%。

对于大学生样本CFQ-F得分与抑郁、焦虑得分呈正相关;CFQ-F得分越高,体验到的抑郁、焦虑情绪越多。认知融合程度高将导致思维僵化,个体无法将“想法”仅当作认知事件、思维的过程,而是陷入这些想法中,将消极自我评价当作了“事实”,甚至导致认知失调。从一方面来说,抑郁症状和认知障碍密切相关,沉浸在负性自动化想法中是抑郁的重要易感因素,易造成抑郁等消极情绪;从另一方面来说,个体也就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追求有价值的生活,更加加深了负性情绪。反过来,较高的认知解离(较低的认知融合)有助于个体采用将自己抽离出来的视角看待消极的想法,重组消极的原认知信念,采取行动不断适应当下情境,降低心理僵化,从而减轻抑郁、焦虑。

认知解离的具体技术有很多,最早的认知解离技术是约100年前铁钦纳提出的“词语快速重复训练”。词语快速重复训练是通过长时间、快速地、机械地重复那些使人感到痛苦的词汇,从而使词汇只是文字及符号本身,脱离了其内在含义。通过这种技术使得个体做到能客观观察思想活动而不受其控制。Masuda选取正常大学生及有较重抑郁症状的大学生被试采用自我报告法研究发现,采用快速词语重复训练的认知解离技术与进行干扰任务、思维控制任务相比,能更好地降低被试的消极自我认知,减轻个体的心理不适感,验证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
此外,还有研宄者将认知解离与移空技术、正念技术等结合,如将你头脑中的消极想法想象成一个可以移动的物体,例如流水中的落叶等,通过这个具体的物体的移动来拉开个体与想法的距离;或者给某一个想法赋予具体的颜色和形状来使其外化成为一个具体的客观事物,通过远远地观察这个事物来拉开自己和头脑中想法的距离。通过认知解离技术来削弱语言的过分控制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经常觉察自己的想法,多加训练来增强心理灵活性。

参考文献:
张维晨,吉阳,李新,etal.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40-44.
马国秀. 思维反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认知融合的调节中介模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